古代黃色顏料成分2025-03-25
枝子”、“支子”,又名“木丹”、“越桃”。其果實橢圓形,是藥材,并可從中浸取出黃色染料。據(jù)李時珍說,還有一種紅花梔子,以其果實染物可成赭紅色。所以梔子又稱“黃梔子”。可調(diào)藤黃成草綠或嫩綠色。2。藤黃:南方熱帶林中的海藤樹,從其樹皮鑿孔,流出膠質(zhì)的黃液,以竹筒承接,乾透即可使用,藤黃有毒,不可入口。3。胭脂:用紅藍(lán)花、茜草、紫梗三種植物制成的暗紅色顏料。我國古代主要礦物的顏料有:紅色的赤鐵礦和朱砂(HgS)、黃色的石黃(雄黃和雌黃)、綠色的空青、藍(lán)色的石青、白色的胡粉和蜃灰、黑色的炭黑。東漢之后,為尋求長生不老丹而興起的煉丹術(shù),使中國人對無機(jī)化學(xué)的認(rèn)識有了很大。古代中國有兩種提取顏色的方法,分別是植物提取和礦物提取,古代將青(即藍(lán)色)、赤、黃、白、黑稱為五色,也是本色、原色。原色混合得到多次色如綠、紫、粉等色,也稱間色。其中紅色礦物顏料有赤鐵礦和朱砂;植物顏料從茜草。3、黃色顏料 主要成分:鎘黃CdS·BaSO4、鐵黃Fe2O3·H2O、鉛鉻黃xPbCrO4·yPbSO4,耐光黃G(漢沙黃G)、聯(lián)苯胺黃。4、綠色顏